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

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全文小说免费_钱多多李世民精彩阅读

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全文小说免费_钱多多李世民精彩阅读

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全文小说免费_钱多多李世民精彩阅读

李世民
豪门总裁 连载中
来源:网络 更新时间:2024-01-21 08:45

小说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是作者李世民所做的一本爱情小说,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是钱多多李世民,讲述了...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 自天幕出现到现在,太上皇李渊现在才高兴起来,一下子就原谅了天幕之前对他的不友好。高兴道:“想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在白登,...

小说详情
精彩节选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

自天幕出现到现在,太上皇李渊现在才高兴起来,一下子就原谅了天幕之前对他的不友好。高兴道:“想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在白登,二郎以后却能消灭突厥,活捉颉利,真是扬眉吐气!”李世民也很高兴,和文臣武将们相视一眼,随即大笑。...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第11章 免费试读

【发言的宝宝们不要着急,这些题外话咱们中场休息的时候再讲,现在的主场是太宗皇帝哦。】
怎么能叫他们“宝宝”呢?
发言过的秦孝公和商鞅等一干玩政治的人都面不改色,但韩非和扶苏还年轻,耳朵根都红透了。
嬴政注意到,轻轻摇头,眼里闪过一丝笑意,还是年轻啊。
【除了政治,唐太宗李世民在文化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
崇道尊儒,重用儒生贤才、兴国学;
改革科举,推行“恩荫”;
崇尚节俭、大力惩治贪官等。
特别是人才选拔制度的施行,使贞观年间人才辈出。
这些政策同样使李唐王朝强盛起来。】
嬴政眼中异彩连连,他很需要这个人才选拔制度,不知后面是否会细说。
崇道尊儒?秦朝时的儒家子弟狂喜,其余学派子弟则心下一沉,法家更甚。
如今大秦是他们法家为先,后世尊儒,让他们不能接受。
【对内采取一系列安抚措施后,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被不断骚扰的边境地区。
他的举措大致可以概括为平定突厥、消灭吐谷浑、灭高昌荡平西域。】
不少平行时空的刘彻低喃:“西域?”
他想起了一个人。
【首先是平定突厥。
渭水之盟后,李世民清楚只有强大才能真正安稳,一直养精蓄锐、静待时机。
这个机会很快到来,突厥内部发生矛盾,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互相猜疑,势力衰弱。
贞观三年,唐朝出兵突厥,突厥朝唐朝俯首称臣。
贞观四年,李世民再次下旨进攻突厥,从而彻底消灭突厥,活捉颉利可汗。
曾经归顺突厥的少数民族马上投奔大唐,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长安纳贡。
从此之后,唐朝把大漠以北也纳入了国土,北部边境得到安宁。】
[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平定曾经称霸一时的东突厥,不愧是我的老祖宗们,本人西安人。]
[哈哈,那我的祖宗可能就是曾经被按着打的,本人内蒙的(微笑)]
[李渊听到死对头被消灭后,贼拉高兴,在宴会上亲自弹琵琶,李二则翩翩起舞。]
[大唐气氛组上线!]
[不说假话,我想看二凤跳舞(狗头)]
[嗨起来!]
贞观初。
自天幕出现到现在,太上皇李渊现在才高兴起来,一下子就原谅了天幕之前对他的不友好。
高兴道:“想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在白登,二郎以后却能消灭突厥,活捉颉利,真是扬眉吐气!”
李世民也很高兴,和文臣武将们相视一眼,随即大笑。
显然他们都默契地想到了颉利可汗“长安舞王”的称号。
至于天幕调侃他跳舞的事,这有什么,高兴起来唱歌跳舞都是人之常情。
【消灭东突厥后,大唐剑指吐谷浑。
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臣服于西突厥,开始强大起来,威胁了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。
贞观八年,吐谷浑派兵入侵河西走廊地区,李世民大怒,任命李靖等人率军进击吐谷浑,出兵次年大获全胜,
吐谷浑的可汗慕容伏允逃跑后自缢身亡,其子慕容顺被封为可汗,带领吐谷浑归顺大唐。
平定吐谷浑为统一高昌和控制西域使西突厥归附,奠定了良好基础。】
[慕容顺以前在唐朝当过人质,深受汉族文化影响,又不满弟弟当上太子,李世民原本就想要从他入手的。]
已经经历过吐谷浑之役的李世民皱眉:“哼,慕容伏允不仅派兵入侵我大唐的兰州等地,还扣押了使臣赵德楷,之后又兵犯凉州,不征伐吐谷浑,我大唐威严何在?”
【接下来,李世民的目标就是高昌国。
高昌国是通往天山南路和北路的重要咽喉,必须经过高昌,才能走通丝绸之路。
贞观四年,高昌王向唐太宗表达归附之意,大唐通往西域的通道彻底打开。
但不久之后,西突厥控制了高昌,两者联合攻打位于天山南部的焉耆,阻断了西域与唐朝的往来。
贞观十三年,唐太宗诏令侯君集率兵征讨高昌。
高昌王麴文泰得知唐军来袭,忧惧而死,其子麴智盛即位。
贞观十四年,侯君集率军攻下高昌。
大唐在高昌置西州,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,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,留兵镇守。
后来西州为大唐统治西域提供了坚实的基地。】
贞观后期,早已荡平西域的李世民再次感慨:“大唐有君集在,何愁边疆不定呢?”
侯君集感动:“臣不敢居功,全赖我大唐将士的英勇。”
有陛下这句话,他就满足了。
嬴政:……丝绸之路又是什么?
自从天幕出现,他不知道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。
刘·穷得一干二净·邦:丝绸?!!想要!!!
【消灭高昌后,东面是高昌、西面是龟兹的焉耆,又成为打通丝绸之路的的新障碍。
贞观十四年,高昌被灭,侯君集焉耆被夺取的城池和百姓交还,唐与焉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。
同年,焉耆的公主嫁给了西突厥大臣屈利啜的弟弟,焉耆又和西突厥结成联盟,威胁到了唐朝和西域之间的道路。
唐太宗命安息都护郭孝恪出兵,大破焉耆,俘获其国王,立栗婆准为王。
但之后,西突厥的屈利啜带兵攻下焉耆,另立薛婆阿那支为王。
直到贞观二十一年,唐将阿史那·社尔征讨龟兹,擒获薛婆阿那支,立先那准为王。
自此,才彻底解决焉耆问题。】
[在唐初,不灭一个国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将军。]
[龟兹在之后逐渐成为唐朝边境的威胁,被阿史那·社尔击败后,龟兹丞相疯狂反击,留守的郭孝恪被杀,之后再次派兵才被彻底收服。]
[初唐,西突厥实力挺强盛的,贞观二年后西突厥内乱,之后陷在连年内乱里,后面虽然搞事,但一直还在,直到高宗时西突厥才被平定。]
贞观二十一年。
一直静静看天幕的郭孝恪连忙吩咐士兵戒严起来。
原本以为龟兹已经解决,才开始放松,就知道他会被杀,真是心情有够复杂。
但还是默默感谢了下天幕。
(唐-××恪:多谢提醒!)
长安的老年李世民面色大变,他可不想损失一员大将。
看到天幕上孝恪的发言,知道他定会防备,松了一口气。
【消灭东突厥,平定吐谷浑,灭高昌等国,西域许多小国也纷纷摆脱了西突厥的控制,和大唐王朝频繁往来。
唐朝还设立了安西都护府,保证西域和中原的交通畅通,促进双方经济、文化的往来和繁荣。
大唐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多民族统一国家中最大的国家。】
[怎么回事?竟然有点诡异地感动。]
[前面提到侯君集我就想说了,他最后与李承乾谋反的事败露,李二都不想治他的死罪,无奈处斩后,还十分难过,侯君集太糊涂了。]
[搞政治的谈不上糊涂不糊涂,做了就得承担后果,反正最后他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,对他犯的罪来说,已经够了。]
[好怀念盛唐啊。]
[发现作为大的皇帝的继承人下场好像都不怎样,同为千古一帝的儿子,扶苏、刘据和李承乾,坐上皇位的都不是他们。]
晴天霹雳!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

汉朝,元朔元年。才喜得长子的汉武帝刘彻刚为儿子取名为据,转头天幕就说他的儿子下场不好,勃然大怒。连天幕透露出他是千古一帝的好消息都压不住那份恐慌和愤怒。未央宫椒房殿,卫子夫强压下心底的担忧,第一时间就抱紧儿子前去建章宫请罪。...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第12章 免费试读

秦朝,秦始皇二十六年。
扶苏脸色煞白,嬴政则目光深沉,周身威压浓重,下方的臣子默默降低存在感。
嬴政沉思,他虽然没有立太子,但朝臣心中都清楚,扶苏是他默认的继承人,虽然有些地方不合他的意,但总体上他是极其满意长子的。
刚毅勇武,为人宽仁,如果扶苏不行,谁还能当秦二世?
至于千古一帝,嬴政眼都不眨,他开创这番伟业,是千古一帝难道不是应该的吗?
而扶苏想得就更多了,前面才提到李承乾谋反,后面又说到了他,难不成他以后也会谋反?
不,一定不会,他绝对不会这么做。
汉朝,元朔元年。
才喜得长子的汉武帝刘彻刚为儿子取名为据,转头天幕就说他的儿子下场不好,勃然大怒。
连天幕透露出他是千古一帝的好消息都压不住那份恐慌和愤怒。
未央宫椒房殿,卫子夫强压下心底的担忧,第一时间就抱紧儿子前去建章宫请罪。
无论未来发生什么,现在请罪,若儿子有错,陛下怒意会减轻些,若没错,陛下也许会愧疚。
总之这一趟必须得去。
路上遇见急匆匆赶来的弟弟卫青,姐弟俩目光相视,不发一言。
唐朝,贞观三年。
才十一岁的李承乾身体发抖,眼神惊惧。
他读过那么书,知道谋反是多大的罪,天幕说他以后会谋反,阿耶会不会讨厌他?
他不敢去看阿耶,只敢用余光去找阿娘。
李世民不可置信。
高明聪慧体贴,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,怎么会谋反?
看着瑟瑟发抖的长子,长孙氏脸上的笑容消失,轻声道:“高明,来阿娘这里。”
李承乾小心觑了眼阿耶,迅速躲到了长孙皇后的身后。
到底还没长大,再聪慧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这事?
如果年纪大点,第一件事不是害怕,而是应该要请罪。
长孙氏握住李承乾的手,温暖的手让他慢慢安定下来。
至于侯君集,在看到那两字时,早就跪地不起了。
李世民迅速消化这个消息,强压下震惊,道:“君集先起来,未来的事与现在的你有何关系?朕相信你,此事必定有误会。”
“臣多谢陛下宽宥。”
谋反这事这么大,有再多功劳在身,侯君集也害怕呀,但在上面皇帝强势的目光下,他一句话都不敢多说,默默起身站在了角落。
他一过来,周围人都散开,身边迅速出现一个空。
不是他们这些做同僚的心狠,实在是这可不是一件小事。
杜如晦、房玄龄等人默契交换了个眼神,都明白,陛下认为此事有误会,说是相信侯君集,倒不如是相信太子。
以他们的陛下爱子如命的性子,肯定不愿意接受太子谋反的事。
他们这些人也觉得惊讶,他们看着太子长大,他为人如何心里都清楚。
谋反之事实在是太匪夷所思。
而长孙无忌自李治的视频出现后,就一直一言不发。
看到太子谋反,再看了眼一旁安静坐着的李泰,心下有了猜测。
这两兄弟怕不是以后步了陛下的后尘,兄弟相争了?
李世民看见长子躲避的身影,眼神心痛:“高明过来,阿耶不怪你,都是未来的事,里面肯定有误会。”
都是聪明人,长孙无忌能想到的,朝堂上不少人都想到了,李世民自然不例外。
否则还有什么理由能解释为何将来登上帝位的是小儿子,不是长子和次子其中之一呢?
阿耶的声音一如既往温和,李承乾抹着眼泪从长孙皇后背后出来,“阿耶,我让你失望了。”
李世民看见儿子害怕的眼神,心更痛了,眼泪也落了下来。
父子俩抱头痛哭。
还没那个夺储心思,只是偶尔和兄长闹闹别扭的李泰心里有点难受,撇撇嘴。
他就知道,阿耶最喜欢大哥。
长孙氏注意到,心下一沉。
都是她的孩子,她是最不乐意见到兄弟相争这种事发生的人了。
天幕可不知晓几条弹幕给一些人带来的暴击,继续往下讲。
【除了武力镇压,唐太宗李世民还采用和亲政策,促进各民族团结。
他认识到,要想让所有少数民族诚心依附,绝对不能只依靠战争。
安抚少数民族过程中,首先采用的便是和亲政策。
比起汉朝时的和亲,大唐的和亲体面多了,有些少数民族为了与大唐和亲,往往会献上丰厚的聘礼。
唐朝国力强大、国运昌盛,唐朝与少数民族结亲,其实是唐朝公主屈尊下嫁。
但和亲对那些和亲公主来说依旧不算多么好的事,毕竟远离故土是件非常难受的事。】
成为对照组的汉初君主们,脸上很是没光。
白登之围后,刘邦此时脸上笑嘻嘻的神情不见,变得严肃正经,此时的他才是那个建立大汉的雄主。
吕雉脸色更是难看,她的女儿差点要被送去和亲,思及此,背后狠狠瞪了眼刘邦。
刘恒和刘启更是无奈,他们能不知道大汉的和亲是苟安吗?
但匈奴强盛,贸然攻打只会让大汉国力受损。
刘彻也不高兴,“朕一定要打败匈奴,一雪前耻!”
【和亲故事里比较有名的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。
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之后,希望通过和亲的方式把大唐文化带入吐蕃。
贞观十五年,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,带了各行各业的工匠以及许多书籍、药品、种子、工艺品等等,教会了当地人很多技术。
直到唐高宗时期,吐蕃和同唐朝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
文成公主入藏,大力促进西藏的手工业和农业发展,彻底改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,对于西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】
[确实很伟大,但她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。]
[唐朝先后和少数民族政权和亲28次,效果显著,但和亲公主的处境也大不相同,大体还是要看当时大唐的国力如何。]
[松赞干布修建的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没什么关系,但她推进藏族文明,藏族人很尊敬她。]
[有些谣言说松赞干布死后,文成公主过得很惨,真的不要太离谱,文成公主象征着大唐的脸面,吐蕃不可能会这么对待她的。]
[虽然是盛世,却还是要和亲,说不上来的感觉。]
[在封建社会,绝大部分女子都是很悲哀的,网上那些嫡庶神教看不起妾和庶出,还说嫡女比庶子地位高,正妻可以随意打骂妾室和庶出,是生活不如意自己在那做梦呢吧?]
[妾和小三还是不一样的,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,妾是合法的,但小三可不合法。]
[有些魔怔了的,把古代的妾当成现代的小三,是都以为自己回到古代能当嫡女或者主母吗?其实能活下来就不错了。]
[在家从父兄,出嫁从子,夫死从子,反正只要是女的,就得从这个从那个。]
[甭管嫡出庶出,反正女子的地位肯定不如男子,万恶的旧社会。]
[我们古代一直是嫡长子继承制,只有嫡长子最贵,然后是其他儿子,女儿都差不多。]
从后世人的言论中,可以看出后世女子地位似乎还不错。
还未麻木的女孩们眼里似乎注入了一丝光。
但有些人就破大防了,一口一个“无知妇人”说着,生怕别人听不见。
李世民看出后世人似乎不赞同他的和亲政策,皱眉,维系两国关系并不简单,和亲是比较有效的一种。
但天幕这么说了,他大唐这么多能臣自然会找出别的法子。
能这么轻易决定,主要还是取决于现在大唐强盛的国力。
中晚唐国力衰弱,听见也只当没听到。
而大汉有志向的君主们只觉脸上辣乎乎的,与大唐相比,他们大汉的和亲政策是蒙上了一层耻辱的,可没办法,必须得有人牺牲。
比起有心的君主们,更多的还是昏君庸君,他们只在乎自己的位子,并不在乎区区几个女子。
却不知,有时候很多事情只需要一点火星便能燃起来。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

但他们底下的大臣们眼睛发光,刘家皇帝的性子他们都了解,可这个凌烟阁功臣他们想要。陛下,想要!嬴政很大方,大唐有的,他们大秦也得有。刘邦大手一挥,“都有都有。”...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第13章 免费试读

【除了和亲政策,唐太宗还采取了很多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,如内迁突厥和设置羁縻府州等。
他平等对待各个民族,对少数民族的人才也加以重用,尊重和爱护少数民族将领。
正因为此,唐太宗李世民在少数民族中的威信越来越高,得到了少数民族的诚心拥戴,被尊称为“天可汗”。
为了各个民族之间互通有无,唐太宗下令在回纥以南、突厥以北修筑一条名为参天可汗道的路,它既是政治通道,也是贸易和信息通道。
大唐的长安城无疑成为东方经济、文化和政治中心,世界各地的人都拥到长安城朝圣、留学。
在当时,甚至出现了上千个少数民族的使者一起来到长安进贡的壮观场面。
假设我们回在贞观年间,就会看见这样一个场面:
身着颜色各异的奇装异服、说着四方蛮音夷语的各民族人充斥长安城,甚至还能看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。
这就是贞观盛世的辉煌。】
嬴政疑惑:“金发碧眼?”
想象不出来。
刘邦很心动:“天可汗?这个称号霸气!”
他大汉被匈奴摁着打,大唐却被各个民族拥护,都是皇帝,差别咋这么大呢?
[李世民的人设非常适合被拍成偶像剧,可惜基本都被魔改。]
[以前想过如果穿越,就穿到贞观年间,努努力活到开元,还能见证开元盛世。]
[活到开元就够了,天宝就完蛋了。]
[李二是个综合水平特别强的皇帝,明明都是千古一帝,始皇帝和汉武帝都是知晓未来逆天改命,而李二就是各个朝代穿越,然后收拾烂摊子。]
[同为千古一帝,凭什么二凤只能做儿子?(怒)]
李世民也很想知道,他可不想给人当儿子,只想给人当爹。
嬴政和刘彻庆幸,幸好他们不用给别人当儿子。
【贞观之治的辉煌离不开李世民,也离不开一直跟随他的文臣武将们。
贞观十七年,唐太宗任命画师阎立本绘出对建国有重大功勋的大臣画像,以便流传后世,也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。】
[李世民可不干那种“狡兔尽、走狗烹,飞鸟尽、良弓藏”的事,人家是可以与功臣同甘共苦的。]
[此处点名批评刘家皇帝。]
刘姓皇帝选择性耳聋。
但他们底下的大臣们眼睛发光,刘家皇帝的性子他们都了解,可这个凌烟阁功臣他们想要。
陛下,想要!
嬴政很大方,大唐有的,他们大秦也得有。
刘邦大手一挥,“都有都有。”
竹简上刻不了,那就用丝绸。
贞观年间。
不少人双眼迫切地看向他们的陛下。
二十四个人,不知道里面都有他们谁呢?
【讲到这里,之后就是大唐的继承人之争了,这边暂时不多说,后面会有一个太子篇,主播会放在一起讲的,大家不要心急。
下面是中场休息,我们继续看些视频哦。】
李世民等到现在了,就想知道承乾的事,看能不能避免,结果还要等,他急了。
(唐-××民:可否现在就讲?急!)
天幕不讲,有人很热心。
(明--××璋:不用急,咱给太宗陛下讲,两句话的事,你大儿子谋反,二儿子说杀子传弟。)
明,洪武十一年。
朱元璋心里觉得稳极了,他的皇位肯定是标儿的,绝对不会有问题。
至于前面朱允炆和朱棣的话,他猜可能是标儿的儿子削藩削狠了,朱棣那狼崽子不乐意了。
标儿肯定不会对弟弟这么狠,也不会这么急忙忙就削藩,所以肯定是他儿子辈了。
就是吧,老四这么能活吗?标儿的儿子都上位了,他还有力气造反?
“那小崽子还没到?”朱元璋怒问。
朱标无奈,四弟又不是傻子,早到早挨打,肯定先去娘那搬救兵了。
已经靖难成功的朱棣,努力减少存在感,一句话不说。
短短两句话,印证了唐初众人的猜测。
手足相残,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,伤心之下,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就开始流泪不止。
年幼的李承乾和李泰不知所措。
武德年间的李元吉猖狂了,冲李世民挑衅:“二哥,承乾侄儿如今有六岁了吧,青雀也五岁了,知道他们未来学了你,心情如何啊?”
秦王李世民面无表情看了眼他,仿佛是在看那上蹿下跳的小丑。
天幕已经说了结局,未来皆可改变。
李元吉这么嚣张地跳出来,没注意到上面的阿耶表情都变了吗?
“李元吉,再给朕多嘴,就回你的齐王府去。”
天幕一直在讲二郎以后会开创出盛世,李渊自己也知道亏欠二郎,所以即便知道兄弟相残,他也忍了。
他虽是皇帝,看重身下的位置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乐意看见李家手足相残的事一代接一代发生。
三胡实在太过分,每次都在他生气的时候火上浇油。
这死孩子怎么这么没眼力见?
天幕一出,以后这皇位他不传给二郎,天下百姓都不会答应。
得罪两个哥哥,对他李元吉是有什么好处吗?
他李渊英明一世,怎么会有这么个没脑子的儿子?
[主播多放点视频吧,想看。]
[没关系,主播后面把这些倒霉蛋太子们都放在一起讲吧。]
[正经的讲完了,主播之后可以给二凤辟辟谣,那些无脑电视剧,让不了解二凤的人只觉得他风流又好色,真的不能忍。]
[没关系,三个千古一帝,一个不少,都被影视剧坑得不轻。]
[嬴政强抢还接盘,李世民好色,刘彻软饭男,一个都别想逃。]
[刘彻本来就是吃软饭的,如果不是馆陶公主和陈阿娇,他怎么可能当上皇帝?]
[……额……又来了……“金屋藏娇”是编的!编的!]
[汉武帝的粉肯定不想承认这事,不然不就坐实刘彻靠女人当皇帝了?]
[……你高兴就好。]
啊?
嬴政眼睛要瞎了,他强抢什么,他接盘什么?
李世民哭不下去了,他的名声啊。
刘彻更愤怒,他的皇位是他爹传给他的,名正言顺,怎么就靠女人了?
倒霉蛋太子,不少太子都担心起来,他们不会也在里面吧?
被这么说的馆陶公主也生气,身为皇帝的亲姐姐,窦太后的亲女儿,她是有点权利,但这点权利可做不了皇帝的主。
她弟弟刘启是实权皇帝,性子可不怎么样,还是赶紧进宫赔罪,然后去找娘吧。
至于陈阿娇,她女儿又不叫陈阿娇,天幕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和她女儿可没关系。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

<贞观八年·三十五岁>段志玄、李靖、侯君集、李道宗、契苾何力等前后领兵征讨吐谷浑。<贞观九年·三十六岁>平定吐谷浑。<贞观十二年·三十九岁>吐蕃侵扰松州,唐军轻取之,松赞干布遣使谢罪并二次请婚于唐。...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第14章 免费试读

【长孙皇后——
历史都承认的偏爱。
带着戏腔的乐曲一起,随之出现一位美人。
书卷浓浓,气质出尘。
……】
视频放完,饶是不知事的小儿都能看出这是位难得的美人。
他们也都明白了,这些视频应该是后世人在扮演,和现在的戏子差不多。
“上次和现在的这些视频出现的人脸色都红润饱满,可见后世人的生活都很不错啊。”说话的农夫有些羡慕。
能吃饱喝足的人关注的都是美貌,但他们这些人只关心肚子能不能填饱,一眼便注意到了细节。
[超甜,青梅竹马,少年结发,虞世南还写过“背玄武而北辕,绝牵牛而横度”,把两人比作牛郎织女,可见当时朝臣都认可他们的感情。]
[子凭母贵,李二选太子一直是在李承乾、李泰和李治三人中选的,都是长孙皇后的亲子。]
[玄武门之变,二凤可只带了观音婢,打算不成功就跑路的,儿子还留在府里呢。]
[并且长孙可是直接跟着秦王府核心人员一起谋划政变的,玄武门之时还亲自鼓舞士气,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贤妻良母。]
[对,古代人眼里的女德是救贤良保大臣,夸贤后也是着眼于劝谏保护大臣这些事,现代一些人眼里的女德是肯不肯容忍小妾,贤后是看争不争宠是否善妒,相比之下,思想比古代人狭隘封建多了。]
[李承乾想要谋反,李二都没杀他,历史上绝无仅有了。]
[现在编剧就是看不得这种和顺的爱情,非得给李世民安排各种隔着国仇家恨的爱情故事,这真能爱得下去?]
[帝后爱情改成帝妃爱情,帝妃爱情又改成帝后爱情,总归就是得改,搞不懂他们的脑回路。]
[前面的,你看这讨论度不就上来了,然后电视剧热度不就上升了?]
[反正在很多剧里,长孙皇后各种被黑,李世民也是,真爱不是前朝公主就是弟媳。]
[有个剧里贼离谱,二凤登基以后,和长孙皇后谈判,纳杨弟媳来换李承乾太子之位,好智障。]
(唐-××民:……)
[前面的,幸好你不是真的二凤,不然想想就觉得窒息。]
[真被老祖宗们知道千百年后的后人这么编排他们,总觉得好丢脸。]
(宋-×轼:嘿嘿嘿!)
苏轼偷笑,不用觉得了,他们这些老祖宗现在就看着呢。
[前面的,你不要太会哦,这个时间跳出来。]
[哈哈哈,那是玄幻频道的,不用担心。]
[再爱这其中还不是有别的女人?呵,帝王的感情就是那么回事。]
[我同意你后一句话,但你得分环境看待,古人的价值观和我们不一样,长孙皇后的生前生后待遇足以说明她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。]
[古代生孩子就是鬼门关,有些妻子为了规避生育还会主动给丈夫纳妾,所以不要站在时代的鸿沟上高高在上地批判古人。]
[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都是李世民亲自抚养的,可见荣宠。]
[晋阳耶,李唐的发家之地。]
[可惜晋阳公主早逝。]
(唐-××民:观音婢怎么了?)
(唐-××民2:兕子怎么会早逝?)
[……离谱,你们这些粉丝扮演居然还分不同时期的。]
贞观初的李世民已经顾不上追究这些后人热衷于给他配对的事了,转而担心起长孙氏的身体:“观音婢……”
如果不是长孙皇后出事,他作为一个皇帝怎么会亲自抚养孩子呢?
都快急死了,这后世人怎么就不能回答一下他的问题呢?
“二郎,天幕迟早会说的。”事关自己,长孙氏看上去倒比李世民稳重几分,她心里有几分猜测。
而贞观后期,长孙皇后已经去世,李世民亲自抚养两个孩子,突然得知晋阳早逝,心急之下差点昏厥过去。
抱着小公主呜呜咽咽地哭起来。
【李世民后半生混剪——
大气的音乐一响,唐初舆图展现,视频文字相补充。
<武德九年·八月初九>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,时年二十七岁。
<武德九年·八月>突厥颉利可汗、突利可汗率兵入侵,月底兵临渭水,直逼长安。
<武德九年·八月>亲领六骑至渭水,设疑兵之计,与颉利可汗杀白马立盟,突厥退兵。
画面又一转,上写:
太宗自即位之始,霜旱为灾,米毂踊贵,突厥侵扰,州县骚然。—《贞观政要》
元年,关中饥,米斗直绢一匹;二年,天下蝗;三年,大水。—《资治通鉴》
「贞观初期·与民休息」:义仓赈灾、兴修水利、重视农业、轻徭薄赋、慎刑宽法、省官简政、促增人口。
<贞观二年·二十九岁>柴绍、薛万均领兵征讨梁师都,梁政权覆灭,唐朝实现大一统。
<贞观三年·三十岁>李靖、李勣等率兵攻打东突厥。
<贞观四年·三十一岁>东突厥灭亡,俘颉利可汗至长安。
<贞观四年·三十一岁>被铁勒、回鹘等众少数民族共尊为“天可汗”。
<贞观四年·三十一岁>日本遣唐使首次抵唐。
<贞观八年·三十五岁>段志玄、李靖、侯君集、李道宗、契苾何力等前后领兵征讨吐谷浑。
<贞观九年·三十六岁>平定吐谷浑。
<贞观十二年·三十九岁>吐蕃侵扰松州,唐军轻取之,松赞干布遣使谢罪并二次请婚于唐。
<贞观十四年·四十一岁>侯君集、契苾何力等领兵灭高昌,设安西都护府。
<贞观十五年·四十二岁>薛延陀南侵,李勣领兵大破之,次年薛延陀遣使朝贡谢罪。
<贞观十六年·四十三岁>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领兵进犯伊州,安西都护郭孝恪以轻骑大破之。
<贞观十七年·四十四岁>命阎立本绘画《二十四功臣图》于凌烟阁。
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」:长孙无忌、李孝恭、杜如晦、魏征、房玄龄、高士廉、尉迟敬德、李靖、萧瑀、段志玄、刘宏基、屈突通、殷峤、柴绍、长孙顺德、张亮、侯君集、张公谨、程知节、虞世南、刘政会、唐俭、李勣、秦琼。
<贞观十八年·四十五岁>亲征高句丽。
<贞观二十年·四十七岁>李勣、李道宗、阿史那社尔、契苾何力等领兵灭薛延陀。
<贞观二十一年·四十八岁>王玄策出使天竺,遭中天竺军队劫掠,征吐蕃、泥婆罗军队大破中天竺。
<贞观二十二年·四十九岁>阿史那社尔、契苾何力、郭孝恪等领兵灭龟兹,移安西都护府至原龟兹都城。
“煌煌太宗业,树立甚宏达。”—杜甫《北征》
<贞观二十三年·五十岁>驾崩于翠微宫,初谥文皇帝,庙号太宗。】
—————
李世民前半生和后半生混剪两个视频,都是B.站的慕翌。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

「李骄娇,又骄又娇(狗头)」[李世民的这些举措,后面的皇帝跟着抄也能抄出个安稳的王朝吧,怎么就不能多学学呢?][还有他写的《帝范》,都学学总不能还是个昏君吧。][要知道有些昏君不代表不聪明,他们只是在自己的欲望下选择了沉沦。]...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第15章 免费试读

视频恢弘大气,让人震撼。
对唐以前的朝代来说,只要脑子没问题的人都欣赏这巍巍大唐。
嬴政、刘彻等一干皇帝极其羡慕,李世民自己能打就算了,他手下还有这么多大将。
如果分点给我大秦/大汉就好了。
隋朝的杨坚更是眼睛都红了,怎么李世民就不是他的儿子呢?
想想就悲哀,他几个儿子居然一个能堪大任的都没有,他百年之后大隋能交给谁呢?
至于唐国公李渊,他就纯纯是高兴了。
惊奇地看着一手一个糕点啃着的小孩,眼里全是骄傲,他李渊居然会生出这样一个出色的孩子。
现在天幕透露这么多,杨坚还活着,未来二郎还能当上皇帝吗?
突然有点可惜是怎么回事?
罪过罪过,他可不能这么想。
贞观朝臣心里难受了。
他们陛下居然只活了五十岁,这让他们很不满意。
不少感性的大臣伤心地眼睛都红了。
最感性的李世民此时倒没伤心,寿由天定,五十岁已经不算短了,笑着安慰大家:“朕都没哭,你们倒先伤心起来了,大不了朕以后多多注意,争取活得更长。”
“陛下……”
长孙皇后安静看着他,伸手招呼躲在角落里的两个孩子过来。
李承乾和李泰犹豫了下,牵着手挪过来。
“阿耶……”
李世民一手一个狠狠揉了揉这两个小崽子的头,然后朝一旁招手。
旁边的几个小侍在天幕出现后就不停记着,现在赶紧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。
“现在可还没到天下大捻的时候,众爱卿还是先商量商量怎么应付这些灾祸吧?”
旱灾、蝗灾、水灾……既然知道了,必须得早早商量出措施来。
[之前对唐太宗就是个明君的印象,但历史上的李二是非常真实鲜活的一个人,爱哭又爱笑。]
「李骄娇,又骄又娇(狗头)」
[李世民的这些举措,后面的皇帝跟着抄也能抄出个安稳的王朝吧,怎么就不能多学学呢?]
[还有他写的《帝范》,都学学总不能还是个昏君吧。]
[要知道有些昏君不代表不聪明,他们只是在自己的欲望下选择了沉沦。]
[瞅瞅李隆基,前半生明主,后半生昏君,早死点就好了,凭他的开元盛世,绝对能成为帝王前五。]
[二凤可真惨,一个人带火两个网庙十哲,杨广和李建成。]
[倒也不必这么侮辱李建成,他还是有点能力,比杨广这个丧心病狂的可好太多了,杨广对底层百姓太狠了。]
[我再说一句,二凤不胖,不要说太宗是大胖凤,他爱打猎爱运动还容易生病,胖不起来,很多臣子就劝谏过他注意身体,史书是记载过的。]
[知足吧,这个秦王只是被说胖,另一个秦王可是被说丑的(怒)]
[李家飞出的金凤凰!]
先天年间和开元年间的李隆基有点生气还有慌乱,他怎么就成昏君了?
天宝年间的李隆基正吃着荔枝喝着葡萄酒,闻言大怒,后世人忒不讲理,他开创那般盛世,怎么能诅咒他早死?
“被说丑的另一个秦王”,老祖宗无语,理都不想理。
扶苏生气了,他阿父龙章凤姿、伟岸挺拔,后世人怎可以如此编排?
下方的朝臣们小心抬头看了眼陛下。
这般俊美威严,居然会被说丑?
他们不理解。
李世民之前就听说过很多次开元盛世,都叫盛世了,肯定比他的贞观更好,一直都是为后辈骄傲的。
现在突然告诉他,开创出盛世的皇帝是个前半生明君后半生昏君的人物,如当头棒喝,一下把他的美梦敲醒了。
(唐-××民:李隆基,你怎么回事?)
(唐-××基:我不知道啊。)
早年的李隆基觉得他还挺圣明的,有点委屈。
安史之乱后的百姓们满脸麻木,是啊,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?
憔悴的杜甫满眼凄凉,开元盛世,好遥远的一个词啊。
其余朝代的百姓黔首们可实在多了,他们懂得不多,只祈盼他们上头的皇帝能认真学一下这唐太宗的政策。
他们期盼盛世,却也知道他们的皇帝不是这个唐太宗,所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够了。
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早就让身边人认真记下天幕说的那些政策。
即便是昏君当道的时代,这片土地上也不缺心怀仁爱的人,他们不是皇帝,没有能力去改变太多,但天幕透出的消息越多,总归会有一二有用的。
刘邦从天幕出现就一直好奇到现在,终于忍不住了。
(汉-×邦:为什么总是称呼李世民为二凤?)
[呦,邦子哥的粉啊,因为李世民写过一篇《威凤赋》,在家中行二,所以后世称他“二凤”。]
[就像始皇帝嬴政被称为“祖龙”,刘彻被称为“猪猪”一样,就是个爱称。]
嬴政挑眉,他喜欢这个称呼,大气!
李世民羞涩,二凤什么的,一听就威武可爱,喜欢。
刘彻黑脸,他不喜欢这个“爱称”,凭什么始皇和唐太宗不是龙就是凤,他就得是猪?
(汉-×彻:为什么朕就是猪?)
[哈哈哈,你们这些粉丝扮演得都好认真。]
[因为《汉武故事》里说刘彻的小名叫彘儿,彘就是野猪。]
[书里说,景帝做梦梦到高祖对他说:“王美人肚子里的孩子,小名可以叫彘”。]
[哦对了,“金屋藏娇”也是这本书里的,当时七岁的刘彻对馆陶公主说,如果娶了表姐陈阿娇,就建个金屋把她藏起来,馆陶公主大喜,决定扶持他上位。]
(汉-×彻:???谁小名叫野猪啊???表姐也不叫陈阿娇啊!)
(汉-×彻:谁七岁能说出这种话?还金屋藏娇?有那么多金子去打匈奴不好吗?)
(汉-×彻:这本书谁写的?全是胡说八道。)
(汉-×邦:……乃公再不靠谱还是有文化的,就算托梦也不可能起这个小名。)
(汉-×启:……我也没梦到过高祖。)
(汉-×嫖:……我也没听说过“金屋藏娇”的事,我女儿也不叫陈阿娇。)
长门宫的陈废后呵呵冷笑,野猪,刘彻你也有今天。
刘启怜爱地看了眼还是一个小团子的小刘彻,真可怜,后世居然以为这孩子小名叫野猪。
“汉武帝”,他本就喜欢这个孩子,更见天幕说这孩子以后是千古一帝,那份喜欢就更浓了。
刘家几个皇帝纷纷出来,天幕这么热闹,底下的百姓们看得高兴。
一个婆子摇头:“叫野猪多好啊,听着就强壮。”
旁边一个妇人眼睛一转,她儿子才出生没多久,原本想叫狗蛋,但现在她觉得野猪更不错。
这个叫刘彻的皇帝听上去就很厉害,起个一样的小名,万一儿子以后也出息了呢?
至于天幕上那些皇帝说是假的,那谁知道呢?万一是真的呢?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小说介绍

在看热闹呢,结果自己成了热闹。(汉-×邦:……乃公亲自打仗怎么了?)(汉-×何:???)(汉-×参:刀笔吏出身又如何?吃你家饭了?)...

《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小说阅读》 第16章 免费试读

【至于唐太宗李世民身上一些被攻击的点,主播总结了下,大致有十点,有些是事实,但有些黑料就太离谱了,我们可以一一来看下。】
秦。
嬴政叹气,不知他身上可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黑料?
汉。
刘邦揣手看热闹。
张亮和萧何等人无奈,以他们陛下的性格恐怕身上的黑料只多不少,最最扎心的是,很多事还都是真的。
刘彻只觉得吵闹,这些都不重要,他只知道他小名不叫彘。
唐。
李世民从天幕出现到现在,已经看出来几个了,比如说他纳弟媳,还比如说他荒淫。
他抬头,终于要还他清白了吗?
【一是玄武之变,杀兄逼父。
这是事实,无需否认。
总有人说李建成上位说不定比李世民做得更好,嗯,主播个人不做任何评价,但历史不容假设。
唐太宗让大唐领先于别的国家那么多,让天下百姓生活安稳,那他就是个好皇帝。】
[玄武门之变时,李渊的宫中禁卫都帮着秦王,可见他有多得人心。]
[杀兄是有点突破道德下限,但因为贞观之治,我单方面替李建成选择原谅了。]
[李建成:……我倒也没那么大度。]
武德年间的李建成:……我是真没这么大度。
李元吉整个被忽略,要气疯了。
秦王李世民是哭笑不得,这一茬还是赶紧过去吧。
【二是篡改历史,混淆黑白。
从历史角度来看,新朝建立都会重新编修历史,以强化本朝的政治合法性,夸大一点也正常,这个可以理解。
至于被诟病的主要有:
第一点是贬低父亲李渊和兄长李建成。
有人拿着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里关于李渊和李建成的描述,来控诉李世民改史贬低两人。
首先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是李渊让温大雅写的,成书于武德年间,他总不能写皇帝和太子不好吧;
其次这本书并没有被禁,在武则天时期还在官方流传,如果真改了,为什么不禁;
最后书里的灵异事件太多,有紫气如虹冲北斗,有紫云飘在李渊头上还变为五色,有江水暴涨数尺,逆流而上等,神奇到本书可信度存疑。
第二点是李世民争“起义首谋”的功劳。
主播个人认为起义首谋在历史评价中其实根本不那么重要。
比如一手打下大明江山的朱元璋,认可的唐朝三大功臣是房玄龄、杜如晦和李靖,这三人也没一个参与起义首谋。
这事在李世民的身上属于是锦上添花,没必要费心力去改。
第三点还是玄武门之变的事。
李世民确实看了《高祖实录》和《太祖实录》,但看的是敬播写的,敬播以直笔闻名,他看完之后还说要直书玄武门之事。
还有人说,李世民是让房玄龄改史的,但史书明确记载,房玄龄首谋杀李建成,这在古代道德体系中是要受到批判的,既然要改为什么不模糊一下自己?
总之,说李世民改史,却完全没有明确的论据,全是主观猜测。】
李世民认为有点可笑,他若要改史,为何不直接把玄武门之变从史书上抹掉,还要写得那么详细?
这么大的事都记载了,别的小事还用改吗?
[某些大聪明认为,玄武门不道德,所以李世民改史;看完实录,说直书玄武门,其实李世民在说反话,就是想改史,反正就是自己在那猜。]
[“秦王亲手射杀太子”,我要是改史,就改成亲手射死有大过的弟弟,兄长是手下杀的,这不香吗?]
[唐朝可没有文禁,却没有任何“还原”李渊和李建成的笔记小说流传下来,还不能说明问题吗?]
李建成觉得丢脸,他并不需要这些人往他脸上贴金,这只会让别人更加认为他李建成是个一无是处的人。
李元吉继续无能狂怒。
(唐-××:太宗陛下光明磊落,岂会是这等人?)
(唐-××:太宗陛下乃古今第一人也!)
(唐-××:太宗皇帝赫赫之名累累战功,自有我们景仰,他无需做这种事。)
李世民被夸得脸红,心下感动,这都是他大唐的百姓啊。
[古代就有很多人认为李世民是实际的开国之君,偏偏有些人觉得他们比古人更了解。]
[以李渊说的话来看,他还真不像是多厉害的人,他说汉高祖亲自打仗丢人,萧何、曹参是刀笔吏出身,只有他和裴寂最高贵。]
在看热闹呢,结果自己成了热闹。
(汉-×邦:……乃公亲自打仗怎么了?)
(汉-×何:???)
(汉-×参:刀笔吏出身又如何?吃你家饭了?)
隋。
窦氏无奈看了眼一旁的丈夫。
李渊出身高贵,性情自然倨傲,但汉高祖出身微贱都能建立那般伟业,他又有何资本说出这种话呢?
唐。
阿耶被围攻了,李世民袖手看热闹。
【三是举兵反隋,征战平平。
嗯,难评,前面具体介绍过了,还是看看教员那句话,“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,其次朱元璋耳。”】
[哈哈,哈哈,“征战平平”李世民(狗头)]
[是征战平平,也就是破隋将宋老生,攻长安三分之一,扶风之战破西秦,浅水原灭西秦,破刘武周,一战擒双王(谦虚)]
[征战平平是真的搞笑,还有黑李世民战绩的,咱就是说天策上将这个称号,本来就是功劳太大李渊赏无可赏给的封号,那为啥不把这个称号给别人呢?]
贞观时期,太宗手下的武将们怒了。
程知节:“陛下叫征战平平的话,那把我们这些武将都看成什么了?”
[李世民穿越上下五千年,像奖品一样被赏给历朝历代被皇帝辜负的忠臣良将们,就这还被黑。]
[李世民:看来大家都知道朕的好(狗头叼玫瑰)]
这个表情太生动,长孙皇后看一眼再联想到二郎做这个表情,憋不住笑了。
李世民:多谢赏识,但他还是最喜欢大唐的。
被辜负的忠诚良将们:……
若是他们的陛下有大唐太宗皇帝的两分气度,他们也就满足了。
尤以宋朝主战和坚持北伐的文臣武将为主。
【四是屠杀功臣,报复魏征。
先说屠杀功臣。
就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结局吧,只有三个人因谋反罪名被诛,虞世南和唐俭寿终正寝,其余人都因病去世。
潞国公侯君集是真的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,事败被处死不冤;勋国公张亮晚年心生异心,收义子五百人,被告谋反,斩首于西市。
至于赵国公长孙无忌,高宗朝时被许敬宗诬陷谋反,流放于岭南一带,自缢而死,之后高宗李治又为长孙无忌平反,陪葬昭陵。
功臣基本都算善终了
其次报复魏征。
魏征去世之后,太子谋反之事发生,潞国公侯君集被处死,中书侍郎杜正伦被牵连贬谪,因为魏征推荐过两人,太宗开始怀疑他结党营私。
恨急之下,推倒神道碑,也就是唐太宗自己亲笔给魏征写的功德碑,不是墓碑,之后查清真相,又把神道碑立了回去。
没有推倒魏征的墓碑,也没有下令抄家,更没有鞭尸魏征。
所以屠杀功臣和报复魏征完全是谣言。】
魏征绷不住了,怎么还能造谣他被鞭尸呢?
[长孙无忌谋反是被诬陷的,只是他后来贪恋权势,也算自食恶果。]
[李治这个腹黑男,长孙无忌都没斗过他,事是他主导的,恶名是武则天背的。]
[屠杀功臣?这就是屠杀了?你让老朱的洪武大逃杀情何以堪?]
洪武大逃杀???
都用上大逃杀了,可见当时朝堂的危险。
洪武朝臣们纷纷变了脸色,陛下,你好狠的心呐!
朱元璋惊疑,他老朱是这种人吗?
李世民皱眉,这个叫武则天的儿媳,似乎很不得了。
还有之前她发言,为何前面是武周?
有点猜测,但又不敢确定,太过匪夷所思了。
【五是渭水之盟,奇耻大辱。
渭水之盟差点搬空国库,对李世民自己来说是奇耻大辱。
但它避免了己方不利条件下的作战,稳固了唐初的根基,为李唐发展赢得了时间。】
[渭水之盟随便说,反正几年后颉利可汗就要来长安跳舞了。]
[怎么说呢,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,都没有完全的好人,但有些人倒也不必对李世民这么苛刻。]
[渭水之盟不应该是功绩吗?怎么变成耻辱了?]
[也不能说是功绩,但人家后面把面子讨回来了。]
[可能和檀渊之盟弄混了吧。]
[李二送了那么多金银,自己觉得耻辱,但他恐怕没想到后世居然真的有人当耻辱了。]
[历史功过任凭世人说,人家都死了几千年了,爱咋地咋地。]
李世民表示,倒也没有死了几千年,他现在可还活着,还是比较在乎的。

相关章节

© 二月文学网 eywx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